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构建了“德能双修 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教师市场调研68次,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研究确定了切合实际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德能双修
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既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第一至第三学期在校内进行计算机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实训、岗位能力实训,同时在学习认知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唐山诚业利华计算机有限公司、北京恒诚立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远鸿数码城有限公司、鸿业电脑有限公司、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有计划的在第三学期期末安排学生工学结合,到实践基地进行两周的岗位体验,感知实际环境中的岗位技能;第四学期在校内完成计算机技能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考取计算机中级工等级证书,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实际工作中计算机应用工作过程的训练,实现一专多能,一凭多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完成从初学者到合格职业者的培养过程。
2.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校企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企业对人文素养的需求,建立以校企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基础、职业素养模块;从企业实际岗位出发,建立基于专业基本能力、实践能力的岗位能力模块;为提升学生发展空间设置拓展模块,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达到一专多能,培养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
3.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创新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开发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编写了《Photoshop图像处理创作实例》和《计算机基础》《Autocad建筑设计与制作技能基础教程》三个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编写《礼仪与修养》《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工作页,并已经运用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目前正组织编写《网络基础》等学科的工作页,以使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全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特色,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4.完成精品课程及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借助学校信息化建设平台,对多年来的教学资源及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建立了核心课程教案、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库建设,参与中职学校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投入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5.改革师生评价体系。改革了原有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办法,校企共同制定并实施教师目标考核评价办法和“三位一体”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对学生进行考核,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结果与教师业绩、学生毕业、学生就业推荐相结合,提高了评价约束力和促进作用。
二、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校内培养与校外聘请两种方式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专业聘请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周海荣、邓秀侠等4人组成双带团队,确定6名教师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通过 “三学习”(校本、外出、国培学习),“三实践”(课改、企业、社会实践),“三指导”(指导小组、社团、实践),“三研究”(课改、课题、精品课研究)4个3活动,全面锤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力。他们不仅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同时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带头示范和骨干作用,推动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考取平面设计师、网络工程师、信息化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进修获取更高级别的学历证书,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全部本科毕业,指导校内实训和学生技能大赛,提高师生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加阅历和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社会服务、技能节比武等,提升综合能力;目前专业具有“双证书”“双经历”“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已达13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100%。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了企业中6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共同研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充分发挥了兼职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
4.班主任队伍建设
开展 “四个一”式递进培训活动,(每学年一次优秀班主任评选,每学期一次班主任培训,每月一次班级管理案例交流,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开展老带新“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激励新老共进;星级班集体评选活动,提升了班主任工作动力。通过系列活动,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专业化理念、专业化精神、专业化能力的班主任队伍。先后有8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完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机制,实现校企双赢
建立了学校、企业双方联动机制,成立了由行业专家、部门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了章程和制度,以调研为基础,以改革为目标,以规划为内容,校企共谋专业设置和建设计划。形成了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向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基地共建、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2.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满足校内实践教学需要
学校配备先进硬件设备,企业提供操作软件,专业教师和企业共同研发配套实训资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更新和建设了计算机基本技能实训室、计算机平面设计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3个实训室,建立健全了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实践教学。实训课程开出率100%,为校内实训提供了保障。
3.增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行三方共建
建立了远鸿数码城有限公司、联想广告公司、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唐山诚业利华计算机有限公司、北京恒诚立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唐山路北区格信计算机配件经营部等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收集有了良好的保障,提升了师生职业实践能力,推动了与行业企业的联动互动。
4.专业文化建设实现了四接轨
(1)环境布置与企业接轨。按照企业文化元素布置教学环境和校内实训环境,将企业理念、岗位标准、技术要求、就业前景等引入教学环境之中。
(2)学生培养与岗位接轨。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建设、毕业标准、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参照企业用人标准,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3)班级管理与公司接轨。将每一个班级按照公司的形式建章立制,按公司的模式进行管理,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管理,学生在学习期间即感受了企业的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和行为上缩小了与企业的距离。
(4)社团活动与育人接轨。阳光育人,活动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技能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技能节、体育节活动,开展演讲、读书、辩论等活动实施成功教育,树立学生自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